第4堂课 提高士气的赞美语言-《非暴力沟通听书免费》

(第8页)

如此一来,便有点得不偿失了。

所以,要想成为可以引导孩子的好父母,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法,依循正确的原则。

5.肯定孩子的努力

肯定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赏识,而赏识则是一门教育艺术。

当然,作为教育而言,赏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:注重孩子的努力,而不是孩子的聪明。

聪明往往只能决定孩子一时的成败,而努力则决定孩子一世的命运。

因为聪明与漂亮都是先天的优势,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。

但努力则不然,它是后天的、应该给予肯定的。

在人生的旅程中,聪明的人常常在最后变笨了,而笨的人却常常在最后变聪明了。

遇到寒冷酷热,聪明的人逃开了;笨的人亲身尝试,却意外地在寒冷酷热中成长。

笨的人逐渐认识到:努力不一定会成功,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。

聪明毕竟是一种个人资源,从大人到孩子,人们都会为自己拥有这一资源而自信和自豪。

所以,孩子都愿意别人夸他聪明,甚至很多孩子为了得到“聪明”

的头衔,常常在同伴面前装作不怎么努力的样子,但是回到家里却拼命地学习,从而保证好的成绩。

这样一来,很多孩子都形成一种错觉,以为聪明一学就会,样样都会,不需要努力就能取得成绩,所以争相效尤,导致很多孩子都不努力学习。

所以,父母若想激励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,最好的办法不是赞扬他们的聪明,而是肯定他们的努力。

【案例回放】

一次,蒙蒙带回来一张100分的试卷。

这是一张数学测验的试卷,上面被老师画满了红色的勾勾。

“这是你的卷子吗?”

父母吃惊地问。

“当然是我的。

上面有我的名字啊!”

蒙蒙自豪地说。

“蒙蒙真不错,告诉爸爸妈妈,你是怎么考出这么好的成绩的?”

父母问。

“老师讲课的时候,我有许多地方听不懂。

下课后,同学们都出去玩,我就把不懂的地方拿去问老师,老师再给我讲一遍,我就全懂了。

做作业时,如果有不会做的题,我就把老师讲的课再复习一遍,不会做的题也就会做了。

所以,考试的那些题目我都会做。”

蒙蒙高兴地对父母说。

听了蒙蒙的话,父母的眼圈一下子红了。

虽然自己的孩子算不上聪明,却如此好学和努力。

【沟通课堂】

(1)对孩子循循善诱

孩子的意志和毅力总是不如成人。

为了让孩子养成勤奋的习惯,父母不妨采用循循善诱的办法--有步骤地引导孩子去学习。

循循善诱要注意几个问题:一是注意培养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基本功,比如一定的知识面;二是要注意适时教育,引导孩子勤奋学习要抓住孩子有学习欲望的时候;三是要注意适量,孩子毕竟是孩子,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,不能超越孩子所能承受的范围;四是父母态度要平和,引导孩子勤奋学习应该怀有一种平常心,不要急于求成,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。

(2)应根据孩子的表现来提升要求


(第8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